想知道工厂是怎样运作的吗?

更新于 2016-06-03 09:40 1501人阅读 0人回复

楼主: 管理员
官方人员

楼主 2016-06-03 09:40

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个团体、集体总有其运作方式。想要了解一个工厂的运作方式,首先要了解其中的各个部门、职责和步骤。

第一部分,从布商买回布之后还需要几道工序,称之为前一段

首先,制衣工厂的一些作业流程,最开始的原料就是布了,从布厂运回来的布放在仓库,得先经过验布。

这就是“验布机”。

关于验布,每间厂都会有一个标准,倘若超出这个标准,整批布都是拒收或要布商返工。

这就是“疵布图”。验完布以后,质量OK的布匹,会送去蒸气机上面过气+松布,保持布区的稳定性,一些特殊的布料,倘若不经过72小时的松布时间,直接裁剪,做出来以后,尺寸偏差会很大,一般的布料,是平放24小时。

松布OK后,就可以裁剪了。首先进行“电脑拉布”。

这就是“电脑裁床”。

布匹裁完以后,会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配片跟检查裁好的布是否有问题,倘若有问题,就直接检查出来,方便后面的工序。

查片部:查片后,有些工厂会有一个中烫部的,中烫部主要是烫一些半成品,跟一些烫朴。

这就是“烫朴机”,进行中烫半成品。


第二部分,倘若有车花的,一般都是先送去车花,看工序而定,有些是半成品送出去订珠,绣花,有些是车缝回来后,再拿去订珠,绣花的,给大伙大致看一下。一件衣服配好片,半成品也弄好了,就可以送去车间开始车缝了。

这就是“电脑车花”。

这就是“订珠”,我这里拍的订珠,绣花,都是成品绣的。

这就是“拉捆条”,像现在多数的圆领T恤,都是直接拉捆条上去的。

这个可考技术了,倘若拉得不匀称,领子部位就会歪歪斜斜,这样子人家一打开衣服,看到这种货,都没有购买的欲望了。

这就是“平车”,这个好像没什么说的,最普通的车子,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些做工比较精细的,就会有要求,距离跟针数。

这就是“冚车”,学名又叫“绷缝车”,这个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线迹为链式缝纫线迹。

该线迹多用于针织服装的滚领、滚边、摺边、绷缝、拼接缝和饰边等等,给大家看看做出来的衣服效果图。

这就是“锁边机”,南方叫及骨车,车布边防止散口用的。


第三部分,最后的几道程序之后就能进批发市场鸟~~~所有的这些最重要的一步是检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这就是“开钮门车”。

这是“开钮门车”开好的“纽眼”。

这就是“打钮车”。

这就是“中查”,每个组都得有一个专门负责查衫的人员,倘若有质量问题,能直接得到改善。

这就是“吹线机”,查完衣服,没有问题的衫,剪好线头后,送去吹线机,将线头吹掉。

吹完线后,前面的工作就已经算全部完成了,衣服也已经是成品了,但是这样出货行嘛?当然不行,经过这么多任务序,衣服肯定都已经皱巴巴的了。进入下一个工序,烫衣,将衣服烫平整,并且还得符合客人的尺寸要求,所以一般烫好衫后,得查衫,度尺。

这就是“尾部车间”。

这就是“包装车间”的一部分,“挂吊牌”和“贴合格证”等,当确保到所有的衣服都没有质量问题,才会进入到包装区域,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应该从这里得到改善。

这就是“包装好的成衣了”,再进行打包装箱,便可以往外发货了。

最后,经过众多人的共同努力,成衣来到了销售市场进行销售。

品积压和批量返工。每道工序的人手搭配要合理,哪些工序需几个人做,哪些工序只要一个人做,要安排好。最忌的是半成品积压而就是出不来成品。


还有,如果工价不合理也会造成一窝蜂地抢某道工序,而其他的工序则不愿做。每个组的人员技术高低也要搭配合理。技术高的A级工,中等的B级工和初等的C级工要根据厂里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分配,一般比例为20%60%20%A级工做最难的工序,工价较高,依此类推,一定要让技术过硬的工人拿到最高的工资,鼓励职工学技术。如果出现技术差的反而拿高工资就是不正常的,必须纠正。小烫工也如此。

有条件的,要每过半年对缝纫工进行统一考试,使每个工人有公平的机会获得技术等级的提升。在公认的状态下提升。其他生产小组也要依照上述原则,有必要树立技术等级观念,要在全厂形成学技术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