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6-06-30 11:21
它们精美繁复,色彩浓烈,这美到极致的霓裳,就是苗装。它们出自苗族女儿之手,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藏在大山深处,却比高级定制还要璀璨奢华
全身绣花,以银为饰,是苗族盛装的主要特点,刺绣就是苗族服饰中最灿烂的装饰。
遇见苗绣,遇见一部无字天书
去过苗寨的人都知道,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也没有留下过文字记载的民族。他们从远古走来,把历史写在了服饰上。银针做笔,彩线当墨,他们创造了一部“无字天书”——苗绣。
它内涵深刻、意向纷呈,藏着苗族人千年的文化印迹和历史脉络。
从苗人共同的祖先——“蝴蝶妈妈”
再到山脉纹,波浪纹,龙纹
图纹造型丰富,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苗族人用一针一线,再现了他们跋涉迁徙的浩浩汤汤,他们用苗绣描绘原始图腾,记述历史神话,苗族刺绣的符形,可以承接上古文明。
他们用苗绣再现风情民俗,寄寓精神向往,服装发饰与祥和饱满的神情配合起来,每一个苗人,都有盛唐的风范。苗族几千年的文化、文明、传承和发展,都用五色彩线凝聚在了一件绣衣上。
百工巧作,苗绣是每个苗族姑娘一生的使命。
苗绣,是苗族妇女世代相传的技艺。苗家姑娘个个会绣花。
苗族女孩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姐姐和嫂嫂学绣花,到了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已经可以镶到衣裙上了。
但全套的苗绣不仅仅是花哨的绣法——
从最朴实的织布开始,脚踏机柕,手执木梭,织机唧唧复唧唧,述说着苗乡人对质朴的坚守
染布
一染为蓝,再染为靛。把草木的生命融入布料,就把自然穿在了身上。
蓝草要发酵近一个月,才能沉淀出蓝色汁液,正如苗家儿女,苦心孤诣,绣一副弥足珍贵,草木灰是山寨人善用的智慧。染液中加入适量草木灰,可以防止掉色脱靛。
“梅树”皮、“黄花”根的加入,则能够得到红黄色的染料。红配蓝,或黄配蓝。她们极为大胆的配色,让最顶尖的设计师都叹为观止。
制靛、提染、漂染,每一个环节比例都要拿捏得刚刚好,她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双手。用手去感知每一种染料,在浸泡与揉搓中慢慢体会。
这是一场指尖修行,几十年如一日。直到颜色,嵌入双手的每一寸肌理。
贴图 以绸缎作底,贴上事先剪好的花型,缝制出世间独此一份的图纹
剖线 “一线剖出十二丝,丝丝刺绣称绣片,绣片连缀作绣衣。”把原本一根细细的绣线,分成6-8根,难度可想而知,堪称苗绣一绝
刺绣 没有绣谱,见山绣山,见水绣水。借物随心,不模仿,不造作。是苗乡人“道法自然”的朴素哲学。
最传统的苗绣,在刺绣的同时唱着古歌,阵阵古歌中,苗家人飞针走线,飞、鸟、虫、鱼,皆化作绣衣的片段
心无杂念,闭目诵歌。她们是普通人,却虔诚得宛如朝圣。
刺绣、织锦、蜡染,曾是每个苗族姑娘的人生必修课,这些决定了村寨对于女人聪慧与德行的评价,也决定了她出嫁那一天是否漂亮与荣光。
一针一线绣嫁衣,一字一句成誓言。
苗族嫁娶,不要车马,不要田宅,只看衣物上的刺绣,“绣得好,嫁得好”。那些年,她们为自己缝制嫁衣。
怀着绣衣待嫁的甜蜜心事、聆听着此起彼伏的鸟鸣、呼吸着浸透林气花香的空气,情针意线,用尽千丝,绣不完这一套衣衫。
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换,千年的民族灵魂与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灵魂,通过灵巧的双手,合一,让爱情都在指尖鲜活。
在苗寨,情人绣的花带,胜过任何华丽的誓言。
苗绣,极致的追求,了千年的真正手工高定
苗家女子在绣制苗装上毫无保留地付出,她们会耗费几年的时间来绣制一件盛装。百鸟衣,苗家女子在一生中,通常只会做一两件。
制作百鸟衣的第一道工序是排丝,因为百鸟衣的基底,是一整块蚕丝板。
绣娘需要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在上面画出经纬线,然后让蚕按照经纬线的排列,一边爬行一边吐丝,将木板‘镀’成一张蚕丝板。
每一波春蚕吐完一次丝后,当年的春天就结束了。绣娘要等4-5年,经过蚕的4-5次吐丝,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蚕丝板,完成百鸟衣基底的制作。
之后便是“绣花样”。百鸟衣,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衣服上绣100只形态各异的鸟,还有配饰团,这样的手工劳作,又是经年的概念。
如此不计成本,精雕细琢。每一个针脚和走线,都是类似禅修状态下的产物,在婉约中浮动灵气。
苗家人追求极致,怎么都不够。所以产生了精美绝伦、神秘璀璨的苗绣。
你往国际赶潮流,他们却被深山出品惊艳了。
2011年,神秘的苗绣走出大山,与国际奢侈品牌Hermes,来了一场“艳遇”
同年12月份的《嘉人》杂志,许晴身穿“百鸟衣”,高级时装品牌与苗族盛装的搭配,让苗绣有了自己的时尚表达
2013年,苗绣走上了巴黎秀场的舞台,被称为“藏在深山里的高定”
民族与时尚,相得益彰
苗绣,这个苗家人自己的“奢侈品”,从图腾中走来,从嫁衣中走来,从神秘中走来
苗绣,绣的是作品,更是人生。
苗家人刺绣,从不为出售。不管苗绣流行与否,苗家人眼神一直饱满、神色始终平和,在秀美山水间过着自得的生活。历史似乎没有流淌过。
世界太快了,而灵魂是慢速的。是苗家人向我们证明:即便在今天,灵魂也并不是一件奢侈之物。
苗绣不写实,反而形态夸张,个性张扬,具有“灵变”的天性。每个苗家姑娘都能凭借独特的情感和恣意的想象力,创造出独此一份的绣品。
苗家人从小就学苗绣,仿佛天生就会配色,画稿图,她们几十年坚持如一,仿佛外面的世界与她们无关。但她们的绣品,却保留着人类最珍贵的品性——自由与随性。
一件手工绣品,即便在艺术与技艺上并不出色,也都在传递着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件作品。无论原料与素材是什么,每个人都能创造无限可能。或许缺的,只是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