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的操作和员工意见的处理

更新于 2016-04-22 14:29 1394人阅读 0人回复

楼主: 管理员
官方人员

楼主 2016-04-22 14:29

计件变计时

老板觉得计件员工工资太高,从下月开始,把计件员工工资调整为计时工资,明眼人都知道:此话包括实行计件及降薪两个目标。


先看计件如何转化为计时吧。计件员工平均月薪4K左右,可以计算出每位计件员工生产出那些工件的当月工时,然后合计这些计件员工的总工时,再除以计件员工人数,就得到平均每人的当月工时数,用4K除以月平均工时,就得到平均工时费用。用这个方法,也可以计算每个工件的平均工时费用。


这样,人均月工时出来后,再与员工月标准工时(即除去休息休假后的工时)比较,实际用时多了还是少了。若多,说明员工是投入了额外的时间才获得了这样的薪资;若少,说明单个工时的计价略高,可以调低一些的。


再看降薪至计时员工水平。如上面一样,只是用3K来队以当月计件员工的平均工时,就可以得到平均工时的费用,同样可以计算每个工件的平均工时费。届时员工的实际工时,乘以这个单价,就是他们各自的当计时工资,同样,可以推算出他们的日计时工资。


显然,计件时,员工普遍比较勤恳,如果这样转化为计时且降薪至3K,相当于是否定计件员工他们的积极与勤奋,势必导致他们将趋同于计时员工类似的工作行为或激情,不再重复以前的积极。


调整出状况

正如上面的分析,换成计件员工们的角度,变成计件后,工资即使拿到4K,也会因为是计时而看不到计件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和目标,也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减少,反正能拿4K,混够时间就好;当然,变计件后能拿4K是不可能的,既引起员工内部不平衡,也是老板不答应的,基本会保持在3K左右,那么,将直接影响原计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大锅饭,实在对公司的效益增加不利。


但是,员工平均计时月薪3K左右,在中国哪个地区来讲,目前都比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不违法。但还应当与同行及周边企业比较,是否有利于留得住员工,因为就是啊,另外,也要考虑企业的福利水平,有没有让员工心动而留下来的理由。


这样的调整,能够容忍拿低工资或者暂时没有好去处或不愿意多付出的员工,可能暂时没有什么意见,会继续留下来上班,但上班的质量、数量就不好讲的,会不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有一定本事、想拿高工资、愿意多劳多得的员工,就不会较长时间待下来,就会另寻他枝,这也就给人资工作留下后患,包括招聘、员工关系等。


如果真如此调整而无其他配套激励的措施出台,员工薪资差距的失落,即使楼主有三头六臂、三寸不烂之舌、诸葛亮舌战群儒之能,也难以说服或真正安慰这种失落。


当然,真如此调整,还会涉及到员工合同更改、招聘面试修改、相关制度完善、培训内容修改等。


考核来助力

其实,再笨的老板也希望自己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好,员工士气和努力程度越高越好,不可能看着员工纷纷离职、积极性下降、利润减少等,为配合计件变计时且以3K左右为基准的工资水平,可以向领导提出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案来。


基本思路可以是:在计时工资平均3K左右的基础上,设置500-1500元左右的绩效考核,让原来计件即现在全体计时的员工们看得到努力的希望,可以是MBOKPI,只要目标设置合理,不要看到员工工资拿得高,公司从中得到的利润、人心、管理及长远发展机遇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