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老厂长的管理论

更新于 2016-03-18 15:58 1282人阅读 0人回复

楼主: 管理员
官方人员

楼主 2016-03-18 15:58

1、三 张表格,管好全厂

做为企业负责人,如果平时很忙,没时间泡在车间现场,可以通过监控这3大表格,掌控全局:


第一张产量表,上一天各组各个款式的产量数字,第二天上午九点钟发传真;


第二张检查表,每天下午四点半,质检人员必须会同车间主任、组长、小检随机抽查每组三件大货,记录下问题点及改进措施,每人签字,五点半发传真;


第三张出货表,上一天出货的数字,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发传真。表上要注明订单数、出货数对照,订单交货时间与实际交货时间的对照。

当你每天看到这三张表,你已经大概了解工厂管理人员所做的工作了。


2、把班组变成效率提升的主角

车间里缝纫等小组可根据款式品种组建,如裙子组、裤子组等。如果是针织类等简单的款式,应把大组分成2个甚至3个小线。每个小组实行目前我们常见的单件流连贯性流水作业,减少在制品积压和批量返工。


每道工序的人手搭配要合理,哪些工序需几个人做,哪些工序只要一个人做,要安排好。最忌的是半成品积压而就是出不来成品。还有,如果工价不合理也会造成一窝蜂地抢某道工序,而其他的工序则不愿做。


每个组的人员技术高低也要搭配合理。技术高的A级工,中等的B级工和初等的C级工要根据厂里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分配,一般比例为20%,60%和20%。A级工做最难的工序,工价较高,依此类推,一定要让技术过硬的工人拿到最高的工资,鼓励职工学技术。


3、建立现场管理制度

车间规范的制度,必须要尽快建立,以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如:上班擦机试车,检查是否漏油;下班抬针压布头;衣片不准落地;台板周转箱要保持干净光滑;返工必须当天清等等,要落实谁检查,怎么奖怎么扣?厂长是制度的制订者,车间主任是推行者和检查者,组长是执行者,而每个职工是责任人。要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制定每个工种的工作职责。


这里建议,最好不要缝纫车间往后道送衣服,而应由后道车间到缝纫车间去领,领的时候后道检验员一起去,先粗略看一下是否有油污,线头,色差,里料长出来,压死印等以及其他明显的问题,发现有明显的问题不要领走,必须返工后才允许流入下一道,至少控制了一部分问题(不要都大烫了再检验,油污烫了难洗)。其他工序也是这样,先检查再放行。

4、现场管理的方法

管人:人盯人,做下一道时先检查上一道,上一道做得不好要退回去,不能不负责任做下去。组长和小检要流动检查每个人每一道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管事:工序安排是否合理,人员调配是否得当,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这就是管事。


管物:领取衣片及辅料有无差错?有无记录?有无浪费?这些非常重要。


以上述人事物管理作为原则,制定组长,收发员,小检等人员的管理职责。要注重时效和管理的刚性。


这里建议:

(1)强制执行产前会制度。每个款式投产前必须开产前会,有关的车间主任,组长,小检,巡检,机修工,锁订,大烫,大检都要参加,由技术人员主讲,人手一份工艺单或生产制造单,大家分析讨论,分解工序,消化关键点,形成共识。要有会议记录,每个人都要签字,以视明白。


(2)首件示范制度。大货在流水线上出产的首件,应马上做后道锁订和大烫,量尺寸,检查有无问题,如无问题即表明可正常生产,有问题可及时加以解决,避免大货下来了很多而发现问题太晚以致造成很大损失。


(3)抽查制度。每天要抽出半小时,集中抽查车位上的成品或半成品。每个小组随机抽三件,由巡检牵头,车间主任组长小检参加,彻底检查尺寸,工艺,做工以及外观质量,逐条记录。不符合的要提出返工和纠正意见,并作为考核组长和小检的依据之一。如果第二天仍然不改,轻度问题加重扣分,严重问题停产整顿。


本人的看法,缝纫车间是服装生产的重点,要全力从技术,管理,政策等各个层面打造,使之成为过硬的环节。其他部门要配合,支援,服务于缝纫车间。技术好的缝纫工是宝贝。

5、

生产效率提升的几个关键

首先是观念问题,凝聚力和积极性是第一位的,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服装厂的凝聚点应放在缝制上,前面已经谈到很多。缝纫车间的任何动向是管理者必须要首先关注的,一定要及时引导,及时处理。


第二是技术问题,人员结构问题。技术不精是生产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之一。要加强学习技术的能力。有的工厂甚至在下班后再延长两个小时组织中等技术工人学习技术,由工厂付给工资,请优秀技术人员讲课,每课剖析讲解一到两个小技术,直至掌握,持之以恒,大有成效。


第三是辅助问题,向缝纫车间输送高品质的衣片和辅料,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些都是预先设防。机修工不单单只修理坏机器,更重要的是在得知接下来要投产什么款式时,预先调整好机器,试验小工具,提供服务。技术部门在打样时,应注意探讨如何能做到更好更快,这些方法在开产前会时要充分讲解,知无不言。


第四,是管理问题,前面已经讲了合理的工序安排和恰当的人员调配非常重要。特别要注重单件流水线人与人、工序与工序间的相互约束,所谓约束出效率。


五、员工工资,很敏感。
要定在一个恰当的水平,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参考本地区的水平来制订工价。对于每个小组里一到两个优秀工人,要更关照,不妨略施暗箱操作,使她牢牢地忠心地为工厂服务。


六、企业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吸引工人的一大因素,人的满足感由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组成,工厂的所有工作就是不断创造这两方面的优势,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难。

各位服装等企业的朋友,不妨按照上面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成功地延续百年不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