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6-01-05 15:04
有些服装企业制订了完善的奖励、惩罚制度之后,发现还是会有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这是为什么呢。企业有的员工并不会看在钱的分上就安分守已,所以应该从其他方面促使员工愿意遵守规章制度。
(1)培养员工高度的责任感。
没有什么比面对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更让人气恼和无可奈何了,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为集体、他人甚至是他自己去考虑的。他们做事随心所欲,完全凭一时的兴趣和意念,规章制度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
要想束缚这样的员工,首先是要让他自己束缚自己,我们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把他的兴趣从别的方面移到工作方面来。一旦他对工作、对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对工资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向别人学习、和别人竟争的思想。当他尝到这种乐趣就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所得,于是就会盼望得到奖励,害怕受到处罚,当他再次面对其他的诱惑时就理智地衡量自己的得失,从而抑制诱惑。
其次,向他灌输责任感。 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工作所需要的场地、设备、资金,企业尽了责任;组长为了使员工能顺畅工作进行了周密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组长尽了责任;同事为了保证他有充足的货源而努力工作,同事们尽到了责任,所以,员工也有责任保证完成任务,以应对同事、组长、企业对他的付出。责任,让企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能得到很好的待遇,员工对企业负责,企业将得到丰厚的利润和长足的发展。高度的责任感将使企业、员工都获得可喜的回报。
组长在向员工灌输责任感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双向性同。一旦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后,他就会用理智克服他不良欲念,强迫自己遵守纪律。
当然这种责任感不是做一两次的思想工作就能形成的,它必须长期不断地向员工灌输,最终在员工的心中生根、发芽。
(2)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组长在培养员工责任感的同时,还应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员工不知不觉中抑制其他不良事物的诱惑,自觉排除不良行为。
在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一位曾经在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的服装厂里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员工,来到一个质量很松散的工厂上班,在很长的时间里,他可能都会对上一工序流给他的产品而感到无法下手,因为按他以前工厂的质量标准来看,这些货都是不良品,是不能再继续制下去的,他的习惯使他本能意识做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于是他会很自然的拒绝这类货品。
习惯是一种已经在思想中扎根,随时随地影响或引导我们的思想或行动的自然而然的一种东西。人们养成习惯通常的方法有模仿、参照或由他人引导、强制。组长在培养员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或其他良好习惯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导。
模仿,可以向员工介绍一些遵守规章制度或具有良好习惯的典范人物,鼓励员工向他们学习,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慢慢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对照列举组上某人某些不良习惯,说明它的危害,发动员工进行自我对照,寻找自己身上的缺点,激发他的羞愧心里,从而下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引导或强制。 对于不知道或无法养成良好习惯的员工,组长要用正确的办法来引导他们。对于一时间改变不了的坏习惯或还没有养成新的良好习惯的员工,可以采用批评、监督、反复练习等强制手段。
不过,习惯是在长期练习、修正、磨炼中养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组长在培养员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等良好习惯过程中,不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应有耐心、细心、恒心,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最终使员工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