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5-12-28 17:57
技术瓶颈一般指技术含量较高、最难制作的工序,在质量上也是最难把握的工序,这些工序最容易使流水堵塞。管理人员如果在上线之前没有解决掉这种技术瓶颈,或者根本没有看出技术瓶颈在哪里,在上线之后,当流水到达这个工序时,员工可能会因为技术没有达到而做不起来,或者是就算勉强能做起来,也可能速度缓慢或质量过不了关。
1、将工序简化到无法再简化的程度
例如开门襟工序,一般门襟工序属于一件衣服的最难工序,没有做过相同工序或不是熟练车工,一般都很难做好。如果把门襟工序拆分简化为2道或几道工序,例如落门襟、压门襟线时,这时工序就会简化,从而就会缩短员工熟悉上手的周期。
2、向别的部门或人员请求支援
例如向技术部门请求支援,看是否可以调整工序的做法或制作一些模板、纸格等工具,向机修部门请求支援,看是否能调整衣车压脚或研发一些拉筒等。
3、发动员工,集思广益,寻求解决的办法
这是因为员工本身是实际操作,也是直接接触到技术瓶颈,很多时候他们还是会站在操作者的层面提出一些很好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再就是很多员工本身在其它工厂做过,会遇到一些相同类似的情况,这时他们过去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只是一般员工不太会主动去跟管理层沟通提出新的做法。这时寻求员工帮助也是不错的方法。
以上这些方面的攻关不足以解决问题,有时员工的心态也很重要。
一、如果技术瓶颈工序难度非常大,员工刚开始做的时候速度会很缓慢,心情也会比较焦躁紧张,再加上刚开始做,手感不到位,把握不了其中的技巧,质量控制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脾气在急躁的组长都必须耐住性子,语气、动作、表情都要表现的温和,要对员工表现出绝对的信任,要尽自己的全力告诉员工,你一定能行!员工受到组长情绪的感染,也会信心大增,焦躁、惧怕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有些员工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慢慢变得熟练,手感也上来了,渐渐地也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于是质量和速度也自然而然上来了。
二、因为这种工序难度较大,员工的适应期较长,刚开始做的时候质量会较差,返工率较高,此时切不可让员工停下来返工,因为员工本来就没有信心,心情也很焦虑和恐惧,如果这个时候抱一大堆次品给他返工,员工肯定吓得半死,做事的心情也没有了。可能有的员工会向组长请假,有的会请求调换工序,有的则消极怠工。
所以,组长和QC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一些策略。例如:看到员工有了进步之后,先多家表扬和鼓励一番,把员工的信心激发出来之后再拿小部分给他返工,让员工在高兴之余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就会注意并努力改变这些缺点。这样一次一次以后,质量问题也就基本上控制住了,等到员工完全熟练后,质量也已经很稳定了。
很多组长听员工这样说过:“刚上线的时候怎么做都做不好,可是那个时候不觉得,只是以为能做就不错了,等到后来做熟练了,再去看以前做的,连自己都不相信是自己做的,做得这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