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7-10-25 17:21
在多品种小批量服装生产趋势的今天,企业流水线一直生产固定品种不太现实。如果中国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住中国。
服装柔性生产“无缝转款”是关键
转款是服装生产线都会遇到的问题,转款也势必会带来效率的损失,问题是损失多少是正常的,对于不同种类的流水线和品种来说,标准和要求都不相同。
服装的快速转款隶属于工业工程中快速换模的范畴内,快速换模亦即是单分钟换模,是由丰田公司的工程师新乡重夫先生提出来并进行实施的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换模时间的最好的方法,也是一套应对多品种、小批量、降低库存、提高生产系统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技术。
服装柔性生产“无缝转款”的作用
一、是人的损失、即转款工作本身占用人的时间,笔者在大多数企业看见转款中工艺员挨个指导员工工序操作,而其他员工等待的场面。
二、是停机损失、由于切换而造成停机,由此而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下降,尤其是高效率、高价值的设备。
三、对客户来说,快速转款能获得以下收益: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缩短交付周期、准时交货、提高需求灵活性。
四、对服装企业来说,快速转款能获得以下收益: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改进质量提高产能、灵活生产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减少操作员依赖性。
五、对一线员工来说,快速转款能获得以下收益:减少混乱和出错、转款更简单、拓展技能、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服装柔性生产“无缝转款”如何实现
无论是哪一种服装生产线,要想使流水线实现快速转款,都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从企业层面上说,尽量固定流水线生产品类
上衣生产线根据季节变化,单衣、夹衣及棉衣工时差异大,面料、工艺变化多,尤其是女装,可以考虑简单的上衣一条线20人左右生产,复杂的上衣两条线并一条线生产,更好适应生产弹性的变化。
2、从生产线运行角度,降低传递批量
传递批量的大小,是考验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系统各个部门写作水平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只有将传递批量降下来,从50件,20件,到一打12件、几件,甚至实行单件流生产,流水线的快速转款才能实现。
3、从人员培养角度,班组长、一线员工的素质提升
班组长是流水线的核心人物,在新产品生产线编排、人员调度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企业中常常看到生产同款产品的不同班组,由于班组长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使班组生产状态呈现很大不同的状况。
4、增加一线员工的多能工比例和数量,也是快速转款的必要条件。
在流水线上经常能够看到开款时班组长在教前道工序员工操作,而后道员工处于等待状态的情形。因而,如何增加一线多能工比例,培养多能工的机制的建立,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服装柔性生产“机器换人”的核心是软件
以自动化设备、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为导向的“机器换人”可能存在陷阱,比如,自动缝纫机一台可以替代6个缝纫工,确实提高了产能节省人工。但是问题来了,自动缝纫机要求针对不同服装款式,不同缝制要求,预先制作工装夹具,还需要人工编程打板,制作缝迹文件。这些额外成本使得自动缝纫机依然最适合的是单一款式大批量生产,而这与服装行业柔性化生产的整体发展方向相悖。
因此,“机器换人”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软件的柔性化、敏捷编程,或自动编程,就像TPS中的“快速换模”一样
服装柔性生产“数据协同”是基础
要实现供应链协同,需要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策略一致。在生产制造端,首先需要打通ERP与MES的割裂,实现内部协同。
ERP是企业层级的资源计划管理;
MES则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 的计划生成可执行的生产工单,而MES则对工单的执行过程跟踪记录,并防止错误发生。其管理范围从投产到出货。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制造业工厂ERP与MES都是两套系统,各自为政。产能情况、订单进度和生产库存对ERP来说只是黑箱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