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6.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8.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1.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19.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2.归拢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烫成立体衣片。23.封背衣衩:将背衣衩上端封结,一般有明封和暗封两种方法。26.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27.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处于人体肩线上,以增加领圈牢度。 31.归拔领里:将覆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2.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3.敷领面:将领面敷上领里,使领面、领里复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宽松些。 37.叠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串口缝保持齐直。 38.包领面:将西装、大衣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与领里绷牢。 39.归拔偏袖: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弯曲形态。42.收袖山:抽缩袖山上手工线迹或机缝线迹,抽缩的程度以袖中线两端为多。 43.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47.滚挂面:挂面、里口毛边用滚条包光,滚边宽度一般为0.4cm左右。 49.缲袖窿:将袖窿里布固定于袖窿上,然后将袖子里布固定于袖窿里布上。 51.镶边:用镶边料按一定宽度和形状安装在衣片边沿上。59.刮浆:在需要用浆位置把浆刮匀,以增加该部位挺度,便于缝合。 61.盘花纽:用缲好的纽襻条,按一定花形盘成各式纽扣。64.拔裆:将平面裤片,拔烫成符合人体臀部下肢形态的立体裤片。 68.封小裆:将小裆开口机缉或手工封口,增加前门襟开口的牢度。 73.包缝:用包缝线迹将布边固定,使纱线不易脱散。 77.缝迹密度:在规定单位长度内缝迹的线迹数,也叫做针脚密度。 78.缝型:一定数量的布片在缝制过程中的配置形态。 81.定型:根据面、辅料的特性,给予外力口因素,使衣料形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88.敷背衣衩牵条:将牵条布缝在后衣衩的边缘位置。90.做垫肩:用布和棉花、中空纤维等做成衣服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