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现场”的管理者,利润从哪里来?

更新于 2017-06-27 17:56 1087人阅读 0人回复

楼主: 管理员
官方人员

楼主 2017-06-27 17:55

现场,是企业最活跃的地方,也是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地方!作为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什么是现场?


  • 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 “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 “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 “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
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不知自己在干什么?

2
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
现场的功能

输出合格产品。

4
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6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4条法则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主管要先去现场。

2、出现返工情况时,要采取暂停生产处理,把问题找出来再继续生产。

3、发现品质问题原因,并将它排除。

4、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现场的日常工作

1、品质管理

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

a、取消此作业

b、不要人做

c、使作业容易化

d、检查

e、降低影响


2、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a、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b、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不断地改善

c、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

d、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

e、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f、减少空间

g、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3、准时交货率

4、现场作业应把握的内容

a、生产计划

b、人员状况、员工的技能、缺料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

c、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生产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5、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深入一线、信息畅通、了解生产能力、注意员工状态、时间/动作研究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日常管理的方法

P- D- C- A管理循环

如作业管理,目标为生产计划的达成、生产率的提高。

P(计划):达成生产

D(实施):实行计划—作业设定

C(检查):检查目标与实绩的差

A(行动):采取对策或者改善


现场管理原则

  • 生产部:

    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 品质部:

    质量第一,高效准时,客户满意,不断提高。


员工的自主管理

  • 以给自己做事的心态工作。

  • 自负其责,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拿主意。

  • 不推卸责任

  • 以自我为根本,完成工作任务


作业指导书

  • 组长要熟悉作业指导书,并教会员工;

  • 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但作为标准,任何时候作业人员必须遵守。

  •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提出修改意见,待修订批准后才可执行。


抓住现场的主线

  • 现场的主线是什么?生产计划

    所有现场人员都围着它转。是焦点,是工作目标,是衡量工作结果的标准。

  • 日生产计划:

    计划的产量就是任务,如完不成时就要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要申请加班。是生产日报表的依据。生产计划一旦发行就是命令!

当天产量要心中有数

  • 产量是生产部门只关重要的目标。

  • 生产管理着要做到对产量心中有数就需要掌握和控制好生产线的速度。

  • 决定产量的因素:

生产线的运转速度

机器,设备的机械能力

工程与工艺的稳定性

人员的作业能力

材料的品质。


产前准备

产前准备,是新款从开始打版,到大货正常生产前的整个过程中。

1、生产工艺和资料准备: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图纸,QC标准等

2、模板、工具、辅助材料等的准备

3、设备安装、调试

4、人员的岗位安排和产能设定

5、现场员工的生产前培训

6、物料、设备、工艺、材料异常的发现和反馈


现场IE

现场IE:缝制动作的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1、能用脚或左手做的事情,决不使用右手

2、养成两手同时作业的习惯,并尽可能做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3、不要让两手同时停下来,空手的情况下要下功夫,使其能做点别的什么工作

4、尽可能小范围运动,与身体的运动量相比,胳膊、手臂、手腕和手指等的动运量逐渐变小且灵活

5、作业范围:正常作业范围(肘为支点)、最大作业范围(肩关节为支点)

6、基本动作要素组合数越少越好

7、将2个以上的工具组合成一个,材料和部品要放置在容易拿取的容器内,为的是减少动作量

8、长时间手持对象物品时,要利用夹具

9、要让动作按一定节奏自动地有序进行

10、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左右对称运动,同时不要向同一方向运动。

11、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外界力。

12、为了减少疲劳,作业点的高度要调整适当。